10月28日,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舟山風電公司圓滿完成第5次普陀風電場鳥類監測工作,這是落實環保政策的重要舉措之一。多年來,該公司累計投入568萬元,用于海洋生態修復和海鳥保護工作,為自然保護與鳥類研究提供豐富數據支撐。
圖為監測到的正在島礁上棲息的褐翅燕鷗和白額燕鷗
該公司普陀風電場位于錢塘江入???,舟山六橫島南部海域,與著名的東海漁場毗鄰,這里蘊含著豐富的魚類,是海鳥遷徙的“中轉補給站”。此次鳥類監測工作是為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》等相關法規,針對風機運行預測的敏感目標鳥類進行監測和研究,對海上風電場運行與鳥類美好共存具有重要意義。
通過對普陀風電場區域內的鳥類種群、數量、遷徙時間等數據的收集整理、分析研究,該公司制定出針對不同種類海鳥的遷徙、棲息地和生存習性等方面保護方案,并分列制作檔案,為鳥類棲息地保護提供科學支撐,努力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風電。
圖為鳥類監測工作人員正在拍攝鳥類照片
普陀風電場自2019年投產以來,該公司高度重視海鳥資源保護,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交流探討海鳥保護方案,目前已經定下在2年時間里,完成16次鳥類監測工作。同時,組織員工開展鳥類與棲息地保護知識講座,引導職工正確認識鳥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,提高職工保護鳥類就是保護生態保護意識。